首页 > 教育资讯

新高考改革,“新”在哪儿,到底“改”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5-03-29 22:55:11 | 35教育网

35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新高考改革,“新”在哪儿,到底“改”了什么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新高考改革,“新”在哪儿,到底“改”了什么

新高考改革,“新”在哪儿,到底“改”了什么

1、选科模式

新 高考改革 的第一大变化就是选科,传统高考以数理化、政史地划分文理科目,考生只能在这两个组合种做出选择,但是新高考改革采取“3+1+2”的选科组合,考生可以在选定物理或者历史的条件下自由选择另外两科,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12种组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擅长科目做搭配。

2、录取机制:两依据一参考

传统高考录取依据为高考成绩,但是新高考改革则依据高考成绩和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成绩,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 情况。

统一高考 成绩:就是指3+1+2的考试成绩,前面3是语文数学外语,后面是考生选择物理或者历史以及其他选考科目。

选考成绩:相当于高考,考试时间初步定在6月份。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部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体育成绩等)、艺术素养(艺术特长发展等)和 社会实践 。

3、赋分机制,排名竞争

新高考”3+1+2“模式分值计算: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制定的等级赋分方案五等级一分一档制度,是将考生的卷面成绩的原始分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所占比例约为15%,35%,35%,13%,2%,最低赋分为30分,最高100分。也就是说,考生即使交白卷,按照名次也有30分的成绩。

举例:

河北强基计划提醒

赋分制度下想要取得高分就需要考生对自己的学科实力有较准确的评估,同时还需要了解各科目难度及选科人数等因素对赋分结果的影响,想要选择考生擅长的又能够被赋予高分的选科组合还需要考生家长们付出一番心思。

4、 志愿填报 专业优先

2021年实施新高考的8各个省市中福建、江苏、广东、湖南、湖北等5省实施【院校+专业组】,是专业组 平行志愿投档 ;河北、辽宁、重庆等省实施【专业(类)+院校】,是专业平行志愿投档。

院校专业组是指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须相同。

专业(类)+院校”模式,采取一所院校一个招生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考生既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也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

河北强基计划提醒

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意味着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先从专业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这样对于考生来说更加的公平,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范围。与现在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相比,主要优势是扩大学生选择权,提高志愿满意度和满足率。但是同时也要求考生对自己的 生涯规划 有明确方向,从选科开始就需要考虑未来的专业及职业发展规划。

5、综合评价 多元录取


新高考改革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高校招生途径的改变,目前高校已经形成了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等多种途径为一体的升学方式。建立了更加丰富、立体的评价体系,同时也为高校选拔人才拓宽了渠道。

河北强基计划提醒:目前,多元录取已经成为高校招生的必然趋势,目前,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等升学方式都已经成为考生进入名校的重要方式,各位考生和家长也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高考这一条路上,尝试多种升学路径,为进入名校多一些可能。

升学路径虽然扩大,但是考生要对自己的综合实力有准确的定位,有侧重的准备,而且高考成绩依然是高校特招选拔的重要依据,是断然不能忽视的。

6、写在最后

新高考改革从政策的层面给予考生更多的选择权力,让有学科特长的考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专业和大学,也给了孩子进入名校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与此同时,也给考生家长带来很多问题和挑战!从选科到赋分再到志愿填报,都需要考生家长权衡多方因素综合考量。

新高考改革,“新”在哪儿,到底“改”了什么

学业水平考试对高考有多大影响?有个c会影响重点大学录取吗?

完全没有影响,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就是 会考 ,这个成绩如果你申请参加名牌大学的 自主招生考试 或者出国的话是有影响的。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组织的考试。一般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

重要意义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

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有利于学校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管理;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适合学校特色和专业要求的学生,促进高中、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

强基计划比高考分数录取低吗

35教育网(https://www.35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比高考分数录取低吗的相关内容。

强基计划相对于高考分数录取低。强基计划的最终录取成绩也是由校测成绩和高考成绩来决定的,首先高考成绩也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成绩,高考的成绩必须要超过一本线才能够入围强基计划中,院校的强基计划的入围线其实都是。也就是说至少要达到一本线才有可能考上。
强基计划综合成绩是怎么算的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满分)×850+(学校考核成绩/学校考核成绩满分)×150。

统计2022年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虽然计算公式五花八门,但比例基本一致,除南开大学按照高考成绩90%+校测10%测算外,其余高校均为高考成绩85%+校测15%的比例。
各校折算分数也有所不同,大部分高校按照100分折算;北航、北理、武大等校按照750分折算;复旦大学、华东师大、大连理工等校按照1000分折算。
北京理工大学为例,2022年按750分折算,测算公式为: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满分*750*85%+学校考核成绩*15%。

也就说,如果某北京考生当年高考成绩650分(满分750),校测成绩620分(北理校测满分750分),那么他的总成绩=650/750*750*85%+620*15%,即为645.5分。

报考强基计划需要哪些条件
(一)高考成绩优秀: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必须是参加了当年的全国高考统考,而且由于高考成绩占比至少要达到85%,就要求考生必须有足够优秀的高考成绩,一般要裸分要到省特招线(也有特殊情况,具体以当年的实际录取情况为主),分数越高被录取的几率会比较大。
(二)在某一学科或某些学科方面能力突出:强基计划是要选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如果学生能在五大学科竞赛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甚至进入全国决赛,那么就更受高校青睐。
(三)综合素质高:综合素质包含的方面就比较多,除了优秀成绩外,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运动与健康、表现与社交能力等方面要求同样比较高,更具体的仍然要考当年相关高校最新发布的评价标准。符合上述条件方可报考强基计划。
以上提到的仅是笼统的强基计划报考条件,具体的报考细则还要以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35教育网

以上就是35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高考改革,“新”在哪儿,到底“改”了什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5教育网:www.35shipi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新高考改革,“新”在哪儿,到底“改”了什么”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