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政策 少数民族回族加多少分?

2025-02-19 08:26:22 | 35教育网

高考政策 少数民族回族加多少分?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高考政策 少数民族回族加多少分?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政策 少数民族回族加多少分?

广西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年满25周岁的考生在录取时可以加20分,少数民族考生在录取时也可以增加20分,但是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广西成人高考加分是不可以叠加的,考生既年满25周岁又是少数民族,只能享受20分的加分政策。


一、增加20分。加20分—惠及范围最广,受惠人群最多


①年龄加分。 在广西成人高考中,年满25周岁的考生在录取时可以加20分。这个加分政策大部分考生都可以享受,但值得注意的是,考生的年龄在报名当年12月31日前必须满25周岁,例如,考生在2021年报名广西成人高考,出生日期就必须是在1996年12月31日前。


②身份加分。在广西成人高考中,考生若为少数民族人士或对于国家及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也可以享受20分的加分,具体身份规定如下:


1.获得国务院各部委、国家特大型企业和自治区部、委、办、厅、局系统以及设区市以上(含)党委、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 “先进生产(工作)者” “模范(先进)教师” “棚肆模范(优秀)党员”称号者及科技进步(成果)奖者,加20分。


2.获得省级工、青、妇等组织授予“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称号者,加20分。


3.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荣立个人三等功以上者,加20分。


4.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陪慎加20分。


5.烈士子女、烈士配偶,加20分。


6.在国防科技工业三线企业单位(地处设区市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除外)中获得企业表彰的先进生产(工作)者,加20分。


7、广西户籍的考生,不论在广西区内任何地方报考成人高考,均以其在公安部门登记的户籍地址作为享受少数民族加分或边疆、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加分的依据。加分分值如下:


(1)户籍在全区范围内(除户籍在南宁市、桂林市、柳州市、梧州市、北海市等5市城区的考生外)的瑶、苗、侗、毛南、仫佬、回、彝、京、水、仡佬族等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考生,加20分。 35教育网


(2)户籍在恭城、龙胜、资源、富川、融水、三江、金秀、大化、都安、环江、巴马、罗城、隆林、西林、凌云、靖西、那坡、德保、防城港市港口区、防城港市防城区、东兴市、上思、凭祥、大新、宁明、龙州、天等、崇左市江州区、扶绥等29个民族自治县(含享受民族自治县同等待遇县)和边境县(含享受边境县同等待遇县)的考生(含汉族考生),加20分。


(3)户籍在乐业、田阳、田东、田林、平果、宜州、东兰、凤山、天峨、南丹、融安、象州、武宣、忻城、灌阳、马山、上林、隆安、昭平、蒙山、百色市右江区、河池市金城江区等22个山区县(市辖区)的考生(含汉族考生),加20分。


二、增加50分。


获得运动健将和武术项目武英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在广西成人高考录取时可加50分。


三、增加30分。


获得一级运动员称号获得者称号的考生,在广西成人高考录取时可加30分。


四、增加10分。


自谋职业并持有广西民政部门颁发的《自谋职业证》的的城镇退役士兵,在广西成人高考录取时可加10分。


五、增加7分。


除享受增加20分分值的51个县(市、区)、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等5市城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考生外,户籍在区内其他市、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7分。


六、增加5分。


户籍在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等5市城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符合报考政策的外省户籍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广西参加成人高考,加5分。

高考政策 少数民族回族加多少分?

2010高考壮族生能否加分

不管你在哪读书,只管你的户籍地是哪里的?因为加分是分省区的。你户口是广西的吗?如果是好要分是那个地区的,各地区的加分值是不一样多的。
广西:
1)对融水、三江、龙胜、恭城、隆林、富川、罗城、环江、巴马,都安、大化、金秀、资源、凌云。西林及防城港市区的防城区、东兴市2个区市的考生(含汉族考生)+20分
2)对融安、灌阳、蒙山、上思、百色市辖区(右江区)田阳、田东、平果、德保、靖西、那坡、乐业、田林、昭平、河池市辖区(金城江区)、南丹、天峨、凤山、东兰、宜州、沂城、象州、武宣、凭祥、上林、隆安、马山、扶绥、崇左市辖区(江州区)、大新、天等、宁明、龙州等33个山区和边境县(区、市)的考生(含汉族考生)+10分
除上述县(区市)外、区内其他市县的少数民族考生+7分。
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的少数民族考生+5分。
就这些,(少数民族含壮族)是以户口本及身份证的民族为准。招生考试院会自动为每个符合+分条件的考生+分的。
希望能帮到你。。。

高考政策 少数民族回族加多少分?

35教育网(https://www.35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政策 少数民族回族加多少分?的相关内容。

我们看看2014年各省区是怎样执行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呢?
1.8省区少数民族无条件加分
首先我们看到第一大类省区,这些省区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没有附加任何条件,属于无条件加分。包括北京、天津、安徽、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和湖北共8个省区。在这些省区只要是少数民族就可以获得加分,对是否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不做要求。
2.山西省少数民族全部不加分
其次我们看到第二类省区,只有一个山西省。山西省对少数民族考生不加分,仅执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也不区分少数民族聚居区。
而后我们看到第三大类的省区,这些省区根据教育部文件的规定,在执行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时采取了根据聚居地点区别对待的规定。包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共22个省区。由于各省少数民族情况很不相同,因此采取的政策也有很大的区别。但是这些省份基本上采纳了教育部规定,本省“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享受到加分照顾。
3.河北、山东和陕西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根据聚居区区别对待
其中河北、山东和陕西的规定最简单。河北省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增加10分,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增加5分。山东省规定山区、湖区、海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
4.更多的少数民族聚居省份的民族加分由民族种类以及居住区域确定
而更多的省份由于少数民族种类以及居住区域的复杂性,其少是民族加分政策也非常复杂。以广西为例,不得不用大篇幅的文字做出规定:
在全区范围内(除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等5市的城区外),对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仫佬族、回族、彝族、京族、水族、仡佬族等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考生,总分降低20分。
对融水、三江、龙胜、恭城、隆林、富川、罗城、环江、巴马、都安、大化、金秀等12个民族自治县和享受民族自治县同等待遇的资源、凌云、西林3个县以及防城港市的防城区、东兴市2个区、市的考生(含汉族考生),总分降低20分。
对融安、灌阳、蒙山、上思、百色市市辖区(右江区)、田阳、田东、平果、德保、靖西、那坡、乐业、田林、昭平、河池市市辖区(金城江区)、南丹、天峨、凤山、东兰、宜州、忻城、象州、武宣、凭祥、上林、隆安、马山、扶绥、崇左市市辖区(江州区)、大新、天等、宁明、龙州等33个山区和边境县(市、区)的考生(含汉族考生),总分降低10分。
除上述50个县(市、区)以及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城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外,区内其他市、县的少数民族考生(除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考生外),总分降低7分。
5.吉林和黑龙江少数民族加分根据高考答卷的民族文字决定
我们还注意到,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更加奇特,不是根据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是否加分的界限,而是根据少数民族考生高考选择的文字来确定加分分值。例如吉林省规定:
在高考文化课考试不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投档。
在高考文化课考试中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投档。
6.部分省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汉族考生也加分
我们的常规思维,享受高考加分的少数民族是指汉族以外的民族。而在有些省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汉族考生可能反而成了“少数”,他们也能享受加分待遇。例如湖南省规定:
少数民族聚居州、县、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以降低20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可以降低10分;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农村少数民族考生可以降低10分;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城镇少数民族考生可以降低5分。
类似的“汉族加分政策”在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青海也有。
7.新疆只要报考其他民族招生计划就加分
而在新疆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更有点“意思”。看似在民族之间更加“公平”。少数民族报考汉语言招生计划(民考汉)或者汉族报考少数民族语言招生计划(汉考民)都享受加分待遇。新疆规定:
凡参加汉语言统考并报汉语言招生计划或民考汉招生计划的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锡伯、乌孜别克、塔塔尔、达斡尔、藏、俄罗斯十一个民族的考生(以下称民考汉),在录取时分别按以下两种情况予以照顾:父母双方均为上述民族者,加50分;父母一方为上述民族者,加10分。
参加民语言统考并报民语言招生计划的汉族及其他民族(不含对民考汉已给予照顾的十一个民族)考生(以下统称汉考民),在录取时与民考汉考生的照顾分值一样对待。
8.西藏少数民族只要执行汉族录取分数线就加分
在伟大的西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规定更加简单明了:
执行汉族录取分数线的其他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以上就是高考政策 少数民族回族加多少分?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35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5教育网:www.35shipi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政策 高考
与“高考政策 少数民族回族加多少分?”相关推荐
甘肃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甘肃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甘肃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如下:自2023年起执行新的加分政策和条件,即“两州五县”考生在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的基础上,须具有实施加分政策区域内连续三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考生户籍所在地连续三年以上户籍,考生本人须具有户籍所在地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我省非“两州五县”的民族乡(镇)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逐步列为地方性加分项目。自

2024-02-28 12:29:15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凉山州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凉山州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1、一般情况下,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加5分。2、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是指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此外,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凉山州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法律分析:西昌属凉山彝族自治州,符合四川

2025-02-18 15:38:12
2024广西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凉山州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2024广西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凉山州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2024广西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2024广西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调整,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加分不变,不符合的分值降低,过渡期后继续降低。少数民族考生户籍、学籍和就读地在广西的,按相应最低加分分值加分,最高不超过7分;户籍在广西的其他少数民族考生加3分。边境县考生符合条件的,加5分。加分项目包括烈士子女、退役军人和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其中,烈士子女加20分,退役军人和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分值也

2025-02-19 01:58:21
武鸣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广西民族大学报考政策解读
武鸣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广西民族大学报考政策解读

广西医科大学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工作有关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第二条学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接受纪检监察部门、考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第三条学校全称为广西医科大学,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培养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

2025-02-19 00:31:55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2024 2024年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2024 2024年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2024广西高考加分政策2024介绍如下:广西高考加分政策2024年将继续执行,具体政策如下:1.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军人和警察子女加20分。2.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3.归侨、归侨子女和台湾籍考生加5分。4.农村特困家庭考生加10分。5.独生子女家庭考生加5分。6.优秀运动员、艺术特长生、高水平体育队和高水平艺术团成员加10分。

2024-02-23 10:45:14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如何规定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如何规定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如何规定法律分析:可以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10分投档。考生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及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增加10分。自谋职业的退役军人,可以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10分投档等。法律依据:《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等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一、总体要求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

2025-02-18 16:19:07
安徽高考少数民族有加分政策吗
安徽高考少数民族有加分政策吗

安徽高考少数民族2015年有加分政策吗从传出的消息来看,因为安徽没有民族聚集地,所以从今来起少数民族可能不加分。据说这个引起了争议,省考院到目前还没有定案,所以2015年高考加分政策还没有出台。不过估计3月底之前应该会出台,再迟就会影响高考其他工作。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法律分析:各地加分政策会有不同,以下内容可以作为参考。1.全国性加分项目: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和少数民族乡的

2025-02-18 17:11:00
2024年的高考政策 2024年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2024年的高考政策 2024年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2024美术生高考新政策2024美术生高考新政策如下:1、2024年歼宏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采取线上考试或使用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一8倍。按照教育部要求,原则上高校不再组织校考,直接使用省级统考成绩。2、在提高文化成绩要求方面,一是艺术史论、咐笑戏剧影视文学等部分艺术类专业,不再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直接依据考生高

2023-12-21 0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