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区别是什么?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35教育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区别是什么?
选拔定位不同
自主招生侧重发掘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能的学生,而强基计划则聚焦于选拔立志于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拔尖人才。
招生专业差异
自主招生在专业选择上未设严格限制,而强基计划则明确以基础学科为龙头,重点在数学、物理、
化学、生物及历史、
哲学、
古文字学等专业展开招生。
入围校考的依据对比
自主招生以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作为入围校考的依据,而强基计划则以高考成绩为主要考量,对于在特定学科领域表现出突出才能的少数考生,高校可设立破格入围的规则。
录取方式区别
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最低可降至一本线,而强基计划则将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及综合素质评价等综合考量,形成综合成绩,从高至低进行录取,全面考量学生能力。
培养模式对比
自主招生在后续培养阶段未作特殊安排,强基计划则提出对录取学生实施小班化、导师制教学,并探索本硕博连贯的培养模式,以实现招生与培养的良性互动。
招培模式的差异
强基计划不仅在选拔阶段有所关注,更注重后续培养,而自主招生则主要集中在选拔阶段,后续培养与普通学生一致。

强基计划有必要参加吗
强基计划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如果你有相关意向并且能力符合的话,还是建议报考的。对强基计划里的学科不感兴趣的,兴趣不足的,不是很建议参加,不支持为了增加一次选择机会勉强选择参加强基计划。
(1)教学质量高
有的高校会进行自主招生,但考生的学生会与普通考生在一个班级学习,并没有体现自主招生的特色。现在的强基计划招生会将考生分在同一个班级,因为是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所以学校会提供最优质的资源,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
(2)优先保研直博
除了采取导师制、小班化培养模式以外,参加强基计划考上学校的学生以后在面试推荐研究生、读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会优先安排。在考研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这是非常有优势的。
(3)保障未来就业
强基计划选拔学习优异或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招生进入国家战略学科进行学习,承担高科技重点项目攻关,毕业后由国家安排,前往各大科研院所工作。由于是基础学科专业,强基计划本科毕业生可以进入教育行业,但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的话,以后可以进入国家实验室一级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1、已经获得过学科竞赛省奖的竞赛党
这个不用多说,从前面
武汉大学的招生文件中就能看出。其实如果获得过学科竞赛铜牌、省一省二省三奖项的,已经说明了这个学生对基础学科是有一定兴趣和特长的,另外一个如果已经拿到奖项的可以在强基校考笔试中表现的更好一些。
当然如果不论是否在竞赛中获得银牌及以上的奖项,拥有竞赛经历,在强基计划中就比没有参加过竞赛的考生有了更大的优势。优势主要体现在入围条件及校测环节,各校规定不同,具体可参考招生简章。
2、特别想从事基础学科科研的考生
强基计划所说的基础学科主要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基础医学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专业,如果学生对这些基础学科非常感兴趣,而且未来能吃苦耐劳,专心科研的,可以考虑强基计划。当然前提条件是高考成绩足够优秀,成绩至少在一本线以上吧。
3、不考虑专业,只想冲985名牌大学的
毕竟参与强基计划的36所高校都是大众眼中的“名校”,如果只想考进名校,不是特别在乎专业的话,那么建议考生参与强基计划选拔。
当然有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强基计划在本科阶段是不允许转专业的,虽然到了硕博阶段会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但可选择的方向还是会与报考的基础学科挂钩,如果你对于招生的专业不是特别感冒,那么小汇也不建议你报考。

强基计划是学生自由报名的吗
35教育网(https://www.35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是学生自由报名的吗的相关内容。
你好,是自由报名的。
拓展资料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35教育网
据2021年4月18日央视网消息:36所高校陆续发布了“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报名日期截止在4月底。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_百度百科 (baidu.com)
以上就是35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区别是什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5教育网:
www.35shipin.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