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6 21:38:57 | 35教育网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专业 | 招生人数 | 学费学制 |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本科 | 思想政治教育(北京市昌平区) | 2 | 5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本科 | 国际政治(北京市昌平区) | 3 | 5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本科 | 政治学与行政学(北京市昌平区) | 3 | 5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本科 | 法学(北京市昌平区) | 31 | 5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本科 | 社会学(北京市昌平区) | 1 | 5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本科 | 社会工作(北京市昌平区) | 2 | 5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本科 | 汉语言文学(北京市昌平区) | 3 | 5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本科 | 新闻学(北京市昌平区) | 1 | 5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本科 | 网络与新媒体(北京市昌平区) | 1 | 5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本科 | 应用心理学(北京市昌平区) | 1 | 5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本科 | 工商管理(北京市昌平区) | 4 | 5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本科 | 行政管理(北京市昌平区) | 4 | 5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本科 | 公共事业管理(北京市昌平区) | 1 | 5000/4 |
广东 | 2024 | 物理类 | 本科 | 法学(北京市昌平区) | 16 | 5000/4 |
广东 | 2024 | 物理类 | 本科 | 应用心理学(北京市昌平区) | 1 | 5000/4 |
广东 | 2024 | 物理类 | 本科 | 工商管理(北京市昌平区) | 2 | 5000/4 |
广东 | 2024 | 物理类 | 本科 | 经济学(北京市昌平区) | 3 | 5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特殊类型招生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高水平运动队(北京市昌平区) | 0 | 5000/4 |
广东 | 2024 | 物理类 | 特殊类型招生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高水平运动队(北京市昌平区) | 0 | 5000/4 |
广东 | 2024 | 物理类 | 特殊类型招生 | 法学高校专项计划(北京市昌平区) | 0 | 5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提前批本科.非军检院校 | 侦查学(网络犯罪侦查)(北京市昌平区) | 5 | 5000/4 |
广东 | 2024 | 物理类 | 本科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法学实验班)(北京市昌平区) | 2 | 5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本科 | 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北京市昌平区) | 2 | 5000/4 |
广东 | 2024 | 物理类 | 本科 | 金融工程(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北京市昌平区) | 4 | 5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本科 | 哲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北京市昌平区) | 3 | 5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本科 | 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北京市昌平区) | 3 | 5000/4 |
广东 | 2024 | 物理类 | 本科 | 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北京市昌平区) | 3 | 5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特殊类型招生 | 法学(高校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北京市昌平区) | 0 | 5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本科 | 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北京市昌平区) | 7 | 5000/4 |
广东 | 2024 | 物理类 | 本科 | 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北京市昌平区) | 5 | 5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本科 | 翻译(法律翻译实验班)(语种:英语)(北京市昌平区) | 2 | 6000/4 |
广东 | 2024 | 物理类 | 本科 | 翻译(法律翻译实验班)(语种:英语)(北京市昌平区) | 2 | 6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本科 | 英语(法律英语实验班)(语种:英语)(北京市昌平区) | 3 | 6000/4 |
广东 | 2024 | 物理类 | 本科 | 英语(法律英语实验班)(语种:英语)(北京市昌平区) | 1 | 6000/4 |
广东 | 2024 | 历史类 | 本科 | 德语(法律德语实验班)(语种:英语+德语)(北京市昌平区) | 2 | 6000/4 |
广东 | 2024 | 物理类 | 本科 | 德语(法律德语实验班)(语种:英语+德语)(北京市昌平区) | 2 | 6000/4 |
更多数据请进入:www.35shipin.com/dxjs |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最初在北京沙滩红楼办学,1954年迁址至学院路。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文革”中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进修学院三院办学格局。进修学院后更名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单独办学,2000年复并入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5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莅临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学校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在近7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30多万人。学校是国家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引领国家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理论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代表国家对外进行法学学术和法治文化交流。同时,学校多学科和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人才培养的生力军。35教育网
以上就是35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35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5教育网:www.35ship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