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8 21:18:28 | 35教育网
海南省引进人才政策
一、引进人才住房保障
对于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一是在人才购房方面,对引进的各类人才自在琼落户之日起购买商品住宅,享受本地居民同等待遇,不受限购政策限制。二是在人才住房保障方面,我省将为引进的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分别按200平方米、180平方米、150平方米标准提供免租金、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全职工作满5年赠予80%产权,满8年赠予100%产权。同时,为其他各类人才提供住房租赁补贴,其中拔尖人才每月5000元,其他类高层次人才每月3000元,40岁以下的全日制硕士生每月2000元,35岁以下的全日制本科生每月1500元,连续补贴3年。
最新消息:海南引进人才未落户也可买房和申请住房补贴。
二、引进人才如何落户海口
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人才落户门槛,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执业资格的人才均可在我省工作地或实际居住地落户;
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增加人才的落户选择,各类高层次人才、硕士毕业生、“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以及拥有重大科研成果的创新人才、产品符合我省重点产业支持方向的创业人才可在我省任一城镇落户。海外留学归国的本科以上毕业生都可在我省任一城镇落户。
高校毕业生落户的2种办理途径:
其一是在海南落实工作单位的,可以将户口落在本单位的集体户口中,如果本单位没有设立集体户口,可以将户口落在自己居住地所在的辖区派出所或社区集体户口中。
其二是在省属或海口市属单位就业的,如本人没有稳定住所(含租赁),且工作单位没有设立集体户口的,可以选择将户口落在已将个人档案转入的省、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毕业生集体户口。
三、人才子女教育与医疗保障
教育
1、领军以上层次人才子女户籍转入我省的,参加高考不受报考批次限制;其他高层次人才子女高中转学的,按与原就读学校等级相当的原则予以解决。
2、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才子女中小学、幼儿园入学问题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解决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其直系亲属。
医疗
3、将全职引进的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才纳入省保健委医疗保健服务对象范围,按照大师级人才每人每年2万元、杰出人才每人每年1万元的标准,享受由政府提供的相应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待遇,保障金额还将随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其配偶及直系亲属还可以享受在全省三级医院就医“绿色通道”服务;
4、领军人才享受就医“绿色通道”服务的同时,还享受年度健康体检等服务;拔尖以上人才将享受政府统一购买的商业健康团体保险;
5、柔性引进的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也可以享受就医“绿色通道”服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省级“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办理“天涯英才卡”后,就可以凭卡享受相应的医疗服务。
四、本地人才的培养
第一,实施国家级项目人才配套支持计划。支持更多的本地人才申报参评、参选国家级人才项目,比如积极推荐我省人才申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重大工程和项目,对入选“两院”院士的,给予最高500万元的配套人才补贴。对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项目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的配套人才补贴,争取更多的本地人才进入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行列。
第二,分类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培养100名“南海名家”、300名“南海英才”、200名“南海工匠”,给予南海名家50万元/人、南海英才、南海工匠30万元/人的人才补贴。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农业干部人才,引导人才扎根基层,助力脱贫攻坚。
第三,实施重点产业人才教育对接计划。一方面积极鼓励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知名培训机构,来琼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培养培训国际化人才;另一方面推动高校、职业学校建设与产业需求相匹配的学科、专业,支持园区、企业等用人单位以“校企合作”的方式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对实施重点产业人才教育对接计划绩效优秀的培养机构给予20-50万元奖励。
五、国际人才的引进
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以及符合“高精尖缺”市场需求导向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国际企业家、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经省外国专家局确认后可向我国驻外签证机关申请人才签证(R字签证),享受5年至10年多次入境,每次最长可达180天的停留期。如需要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的,可享受以下便利,包括办理时限原则上自正式受理之日起2个工作日办结,最快可1个工作日办结;可根据聘用合同约定的工作期限,一次性签发有效期最长不超过5年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申请工作许可不受年龄上限限制;申请工作许可时,最高学位(或最高学历)证书、无犯罪记录证明可采用承诺制,由本人签字承诺其真实有效性,免于提交各类公证和认证材料。
允许国内高校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优秀外国留学生在琼就业创业,对工作经验不作硬性要求;允许外籍和港澳台地区技术技能人员按规定在琼就业、永久居留。
35教育网(https://www.35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外籍学生高考政策?的相关内容。
超20省异地生无差别招录
除了上海和广东,有23个省份在制定“异地高考”政策时,将最终的目标设定在与省域内考生的考试录取问题上,无差别或无特别限制性对待
这22个省份包括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安徽、福建、内蒙古、山西、陕西、江苏、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甘肃和海南
只不过有些省份对这种无差别对待,提出了前提条件。比如海南省则需要考生有6年学籍,其父母有6年社保、6年居住。
2014年2月21日,教育部副司长杜柯伟表示,继2013年12个省市率先实施随迁子女当地高考后,2014年,北京、天津、陕西、内蒙古、上海、福建、江西、山东、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8个省区市也将陆续解决这一问题
以上就是海南人才引进政策(重庆大学报考政策解读)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35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5教育网:www.35shipin.com重庆大学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9〕4号)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招生考试工作其他相关文件,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章程。第二条本章程适用于学校2020年本科招生工作。第三条学校校名为重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招生行为,保证招生工作顺利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第二条我校全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2025年省内异地就医政策解读2025年省内异地就医政策主要包括医保报销直接结算和调整医保药品目录等方面。在医保报销方面,政策明确广东省内跨市就医的医保参保人员,在备案后,可以在定点医药机构直接进行医保报销结算,无需先垫付后报销。这一政策简化了报销流程,为异地就医的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外,政策还扩大了医保药品目录,将更多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为参保人员提供了更广
重庆大学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9〕4号)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招生考试工作其他相关文件,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章程。第二条本章程适用于学校2020年本科招生工作。第三条学校校名为重庆
纺织专业的高职哪是最有名的刚高考考得不好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创立于1939年,目前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纺织类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隶属四川省教育厅,现校址在成都市犀浦。中文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简称:成都纺专校训:德修于正、学究于行创办时间:1939年类别:公立大学所属地区:中国四川成都学校
河南工业大学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一、总则1.为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规范学校招生行为,维护学校和考生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招生的政策规定,按照“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深化改革、办人民满意高考”的要求,特制定本章程。2.学校具有65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共建,以工科为主,涵盖农学、理学、经济
杭州医学院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招生工作,提高生源质量,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确保招生录取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学校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第二条本章程适用于2020年杭州医学院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工作。第三条学校招生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和省级招生主管部门
辽宁师范大学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一、学校自然情况说明1.高校名称(全称):辽宁师范大学2.办学地点及校址:(1)在辽宁师范大学西山湖校区(具体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柳树南街1号)办学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广告学、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学(师范)、数字媒体艺术、历史学(师范)、文物与博物馆
2024-11-19 17:41:09
2024-12-16 11:59:34
2024-12-18 12:24:58
2024-12-20 12:14:50
2025-02-15 00:43:49
2024-04-30 04: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