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5 03:23:32 | 35教育网
曾经谁不是做着黄冈的试卷走完高中的时光的,因为黄冈试卷难易适中,而且押题率高,深受学生和老师的欢迎,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生产黄冈试卷的地方,没错这个地方就是黄冈中学,是一所名气很高的中学,它之所以怎么有名,是因为曾将700多人保送到清华北大,如今是如何被遗忘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黄冈中学可是高中学校里的扛把子,把700多名学生保送到了清华北大,这样好的成绩秒杀了多少高中,想要考上清华北大这样好的大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为什么黄冈大学就可以培养怎么多清华北大生,因为这所学校有自己的教学方式,这所学校会因材施教,注重把学生的优势更加突出化,因为高考有很多加分的项目,所以他们会培养学生参加一些比赛获得加分,所以黄冈中学会培养出很多清华北大生,其实每个人都有很擅长的科目。
35教育网
就像兵法中说的那样:发挥自己的优点,而隐藏自己的缺点,把自己那个擅长的科目多学习和练习,让它好到极致,这样就能帮助你在考试中获得成功,和当初孙膑指导本来身处劣势的田忌赛马,运用兵法的策略,田忌从而获得最后的胜利,这两件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黄冈中学也善于差异化培养学生,而不是用千篇一律的方法,不过最近黄冈中学的成绩有点不尽人意,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黄冈中学靠着自己的实力,被很多学校膜拜和学习,曾经多少学校争先效仿黄冈中学,如今居然走下神坛,渐渐被人所遗忘,最主要的原因是黄冈中学教学方法没有一直更新,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进步,而孩子的生活水平自然水涨船高,条件越好越容易叛逆,因为从小娇生惯养的,吃不了读书的苦,所以成绩会普遍下降,面对老师的教导,自己压根听不进去,导致成绩不提高,面对这样的情况,就很容易走进一个恶性循环中。
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自然教学热情会迅速冷却,而学生习惯了家长的百依百顺,面对严厉的老师,内心很抵触,甚至影响他们的学习,久而久之成绩自然后下降,不是寒门难出贵子,是现在的寒门对待孩子完全不是用寒门的方式,习惯富养孩子,所以孩子不能吃苦,不想吃苦,对于读书简单还有兴趣学学,难得根本没有心思看了,高考制度也在变化,所以教育方面也要发生一定的改变,都说天下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句话用到教育方法上面,也同样适用,不是那些比赛变难了,而是孩子不爱学习了,自然就难了,所以黄冈的神话就这样结束了。
现在的娱乐方式太多了,哪个方式不比读书有趣,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被其他的事情占用了,学习下降也是意料之中的,所以希望作为父母积极引导孩子学习,毕竟少年强,则国强,他们是中国的未来。
35教育网(https://www.35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首次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的他,6分被名校破格录取,如今怎样了?的相关内容。
高考是每年人们都会关注的一件重大的事情,不少人都觉得高考结束后人的一生也就定下来了,每次高考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在网上热切的讨论,今年的题出的怎样,有没有难度,高考作文又是什么? 当成绩出来之后,更有不少满分高考作文放到网上,令网友纷纷的感慨,这文学实在是厉害,当然也有零分高考作文拿出来做对比。
就在几年前有一个人作文分数并不高,只得了六分,但他独特就独特在这篇作文他是甲骨文写的,当时还专门让学者翻译了一下这篇作文,不过最后他还是被名校给录走了,可是到了学校后,读了两年就被教授表示不愿意教他,甚至提了辞职,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叫黄蛉,在2009年高考的时候靠着试卷一下成名,四川省出了一个甲骨文的作文并且在网络上走红,引起了网友的一番讨论 。
当时看到这个卷子的老师都懵了,并把这个卷子一层层递交上去给了领导,大家都知道,高考曾规定考试不能用古文来答字,但他们看不懂写的是什么,只能把古文字专家找了过来,然后把这篇文章翻译出来。专家发现这篇文章当中不仅有甲骨文,还有小篆,金文,只不过所写内容和高考试卷跑题了,因此最后给打了六分。
这件事情也被当地的媒体知道了,于是成了“最牛高考作文”,这是黄蛉第二次参加高考了,第一次是因为成绩不好,最后选择了复读遇到了语文老师——蒲体超,他们二人都非常的喜欢古文字,这个老师也表示,学生黄蛉写出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只是灵感来了,而且黄蛉最想要上的就是复旦大学,也因为之前复旦破格录取过一个精通甲骨文的人。
所以黄蛉怕自己的成绩不理想,而自己又善于研究甲骨文,一千多个字他就认识七八百个,所以他用了一个多小时来写这篇甲骨文作文。不过最后虽然得了六分他也没有不高兴,而是希望在上大学的时候继续学习相关专业,更想进入孔子学院,最后成绩定下来他考了428分并不高,西南财大天府学院想要录取他,可是没有相关专业让他拒绝了。
而复旦也没有破格录取他,倒是复旦大学教授刘钊很是欣赏这个年轻人,并且让他到时候考研考进来,继续学习相关专业,在后来他被四川大学破格录取了,选的专业就是汉语言文学,不过他一直都很低调,同学们根本不知道当年这篇作文就是他写出来的,而川大也很重视这个人才,专门把退休老师何崝请回来教黄蛉,谁知道2011年的时候,这个老师觉得这个学生太夸张了,自己教不了,辞职走了。
以上就是35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35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5教育网:www.35shipin.com